滨州“红色物业”建设领跑全省
近日,滨州市“渤海红色物业”建设实现第一个100%,即在全省率先实现社区环境和物业管理委员会成立率100%,全市物业服务管理融入基层治理开启新篇章。
据悉,滨州市“渤海红色物业”建设坚持“4321”工作思路,即健全市、县、街道、社区四级管理体制,提高业委会组建率、物业服务覆盖率、党的组织覆盖率,加强规范化、制度化两化建设,做好基层社会治理融入。
全市四级管理体制高效运转。滨州市加强统筹协调,发挥“渤海红色物业”建设联席会议作用,定期对各县(市、区)工作开展评价,对“12345”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反映的问题开展分析研判,为推动工作提供有力参考;全市29个街道办事处全部成立物业管理办公室,做实街道物业管理联席会议制度,组织开展物业服务质量考核,解决各类物业管理问题;20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全部设立环境和物业管理委员会,加强居民调解委员会建设,强化对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的监督、指导和管理,通过联席会、调解会、恳谈会等形式,协商议事、调解问题、共建共治。
通过市场化方式选聘物业企业、“整体打包”引入物业企业或街道办事处领办公益性物业企业等方式,不断提高业委会成立率、物业服务覆盖率和党组织覆盖率。同时,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开展弱电设施改造升级、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“平安充”建设等行动,有效提升小区治理水平。截至6月底,滨州市住宅小区业委会和物业管理委员会成立率达到70%,物业服务整体覆盖率达到87%,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覆盖率分别达到90%和84%,几项指标均超额完成“齐鲁红色物业”确定的任务目标,全市一大批“三无”小区告别“脱管”状态。
出台《滨州市住宅小区物业服务企业服务质量监督考核评价指导意见(试行)》,组织开展住宅小区物业服务质量监督考核评价工作,促进物业服务企业全面提升服务水平;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制度,落实物业企业党建与登记备案、日常监管、考核评价“三同步”制度。
结合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,聚焦解决群众关注的难点、堵点、痛点问题,探索建立问题处置“吹哨报到”机制,完善物业服务企业、居民、楼道长、业委会、社区、街道、各部门共同参与的管理机制,提高响应、处置、反馈效率,做到“小事不出小区,大事不出社区”;指导小区订立业主管理规约,发挥业主在小区管理中的主体作用,提高业主自治管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